BP中國周虹:可再生能源加快向能源體系滲透
2019-12-09 15:24:37
摘要:英國石油公司中國副總裁周虹女士在“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新生態”分論壇上表示,可再生能源將比歷史上任何其他的能源更快的滲透到其他的能源體系里。

以下為周虹主題演講文字實錄:
周虹:首先大家下午好,感謝有這次機會來分享我們的具體行動。我在BP負責能源政策、市場分析,也推動低碳投資項目在中國的開發和探索。在這張幻燈片上可以看到我們的看法是社會正在面臨雙重挑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有日益增長的能源的需求,我們BP每年發布世界能源展望,在這里面有一個基礎的情景“漸進的轉型情景”,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會增加三分之一。經濟發展會帶動能源的發展,同時全球的人口到2040年會增加90億左右。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排放量成為緊要任務。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后半夜實現凈零排放。這張圖是2019年全球能源展望中間的一張幻燈片,左邊表示BP的觀點我們認為未來能源需求增長的領頭羊是天然氣和可再生資源,天然氣是紅色的,可再生資源是橙色的,未來橙色和紅色的部分會大幅度提高。右面是一次能源結構的占比,下降最快的是煤和石油??稍偕Y源將比歷史上任何其他的能源更快的滲透到其他的能源體系里,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況呢?我想先展開講一下,從歷史的數據來看,任何一個新型的能源要滲透到能源體系的話,都是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以石油為例,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們經過了45年的時間,才達到10%的能源占比。天然氣在20世紀初開始經過了50年的時間到達一個10%的占比,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為什么需要這么長時間大量進入到能源體系里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系統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全球能源消費的主體主要是機器和建筑業。
汽車保有量是10年左右時間,發電廠可以運行30年甚至超過30年。這些長周期運行的設備就決定了我們能源轉型過程是逐漸的分布的。這也成為了我們很多新型能源轉型的剎車裝置。但是,如果按照我們現在新的漸進能源的情況,可再生資源從1%上升到10%只需要25年時間。這個比世界任何其他的能源滲透的速度都快。在BP快速轉型的情景下,我們可以看到可再生資源的速度從1%增加到10%只需要15年的時間這樣的速度是可以堪稱天際的速度。
我們再看一下中國能源的結構占比,隨著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于能源的需求是不斷增加的,能源的占比里所有的都是在增加,除了煤之外。從能源生產的總量看,煤炭和石油的產量也是在下降的,但是其他的能源品種都將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可再生資源和天然氣。右面這張圖可以看到我們未來展望的一次能源的占比,天然氣和可再生資源都在上升,煤炭都在按照非常大的比例在下降。
在BP這樣的能源公司,我們對于長期能源的展望會決定到我們一個公司的長期的策略,從能源轉型的角度來講,我們正在貫徹能夠靈活的應對能源的轉型和市場條件的轉型的戰略。我們目前所有的預測都看到可再生資源在未來的20年里面會不斷的快速的發展。也是根據我們的展望,同時也認為接下來20年,石油和天然氣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們的戰略里面,我們追求的是從上游的角度低成本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有競爭力的以市場為導向的下游能源增長。各種低碳業務的平衡和展開集團現代化和數字化進程。做出決策的時候,我們會考慮中期需求不同的場景,包括低碳能源轉型的場景,為了應對一系列不確定性和機遇,我們衡量石油、天然氣和碳價格檢驗新的投資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我們意識到規劃公司在能源轉型中做出的貢獻,并且做出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性。不管這個世界選擇什么樣的發展路徑和速度,我們相信我們的戰略都能使我們應對自如。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BP作為一個能源公司,在有關氣候變化我們做了一些具體的事情,從1997年開始,我們當時的CEO布朗勛爵,在斯坦福大學提出了能源的轉型的訴求,同時BP開始在內部建立碳排放的試點。本世紀開始,BP在內部開始建設二氧化碳的捕捉項目,同時BP開始自有業務里面可持續溫室氣體排放減排工作。在中國我們和中國清華大學成立了BP清潔能源研究與教育中心。我們會通過碳中和的項目,我們是國際能源公司里首個風力發電的企業,同時我們和杜邦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以農作物為原料的先進的高性能生物原料,把玉米糖轉化為生物的異丁醇。在2010年以后我們逐漸擴大了我們在低碳能源方面的投資,以及我們對于氣候變化的承諾。2011年BP成為巴西最大的生物原料的經銷商,同時BP倡議成立了油氣行業氣候變化組織OGCI,中國的中石油也是CGCI成員之一。
2015年世界銀行提出了2030零空燃倡議。這個不包括事故和試采的情況。加入零空燃倡議,不僅包括BP國際公司,也包括了厄瓜多爾等石油公司。我們2015年PTA工廠里,我們引進了全球最新的PTA技術,使我們的排放比同類工廠來說低65%。2016年開始,我們就加入了非常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的甲烷合作伙伴關系,幫助行業從氣候變化和氣候清潔空氣聯盟的角度來講,建立一個框架,幫助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商識別如何在生產過程中降低甲烷的排放,符合建立一個透明公信的流程來匯報我們的進展情況。同時,BP是氣候領導力委員會創始人員,主要是通過碳紅利框架做了一個有效的成本的途徑。
面對低碳的發展,我們推出了內部叫瑞克的框架的結構,降低、優化、開拓。從降低的角度來講,主要是降低我們自己的生產經營中的排放,我們承諾2025年產量增加的同時,不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現有的業務會實現350萬噸的可持續的減排。生產過程中甲烷異出的角度來講,我們目標定在0.2,控制在0.3%以下。同時我們也通過改進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打造低碳的業務,主要是專注于提供更加低碳的天然氣作為碳氫能源,同時我們也開發效率更高,更低碳的燃料,潤滑油、及化工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多低碳的解決方案。這些是我們在20多年征途中邁出的最新最重要的一步,我們期待未來會做的更多。
我們之所以跟大家分享這個,也是希望把我們的目標都告訴大家,全社會企業界都可以來監督我們的進展。低碳的投資和風投的業務,我們計劃每年投5億美元幫助孵化低碳解決方案,我們低碳風投和初創設計在五個領域,一個是移動出行,以電動化、物聯網以及自動駕駛為載體,高級移動出行的業務,電力和儲能,儲存和交易,數字化產品和碳管理。BP是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商之一,我們通過碳減排的項目進行投資,幫助企業抵銷碳足跡。我們在專門的加油站和多個充電站進行充電服務,讓運行中的卡車相互通話,保證在近距離的同時,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減少空氣的阻力,節省燃料,實現碳減排。我們的合作伙伴是美國的公司,把城市的垃圾制成航空燃料,碳足跡是比同類產品低80%。我們這個項目大概明年上產,我們通過北美的網絡來進行銷售,提供給航空公司低碳的生物燃料,同時我們也跟(英文公司)合作,生產更低碳的混凝土和金屬產品。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在中國做一些低碳轉型的嘗試,在BP珠海的工廠我們用了PTA技術,降低65%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75%的廢水,能夠減少95%的固廢。從碳管理的角度來講,我們和伊利集團合作,進行碳匯管理,在內蒙有140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森林植被。我們也投資了美元基金,和未來資本一起探索在移動出行的領域一些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在化工領域,我們推出了零碳產品叫“PTAir”是塑料產品,很多人希望它是零碳排放的,就推出這樣的產品。我們在中國有一個風投的部門,投資了上海電享科技,我們在上海建立了我們第一個超級充電站,今年8月份我們宣布和滴滴一起布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網絡。
從未來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碳的定價是可以激勵企業和個人在減排過程中發揮自身作用最有效的方式。BP在幫助各國的政府設定一個碳交易系統,同時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總部設在美國氣候領導委員會和國際碳定價聯盟成員。在工業化國家,我們內部碳價值是每噸40美元,同時以每噸80美元做壓力測試。CCUS在實現巴黎協定等目標方面會實現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項技術使用20多年了,必須需要使用政府的支持,通過碳價格和其他措施才能加快速度。我們發掘有可能在某些區域部署CCUS的政策和部署項目,我們也在自身的項目中探索部署CCUS的機會,我們在阿聯酋的合資企業中有一項把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放回到油田,提高產油采收率的項目。
最后根據BP數十年經驗和專業知識,未來的規劃和我們的信念,我們覺得全球氣候變化非常有效和成功的關鍵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減少排放,而不是以推廣任何燃料作為解決方案,在很長的時間里,這個世界還離不開各種能源供給,我們要支持我們的能源發展變得更加清潔。從行業到個人技術的進步都能為我們的未來巨大的收益,我是非常欣慰的看到減少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們目前中國政府和我們中國的產業界大力推動的。
此外,碳定價也是可以實施的重要方法,政府提供明確清晰定價情況下,能力強,執行力度大,就可以更多的鼓勵創新,低碳選擇,讓大家做出最有利于低碳的選擇。只要我們群策群力,再復雜的挑戰也是可以被攻克的。BP愿意成為方案的一部分,謝謝大家!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周虹在2019年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演講文字實錄,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