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r4vhp"></em><form id="r4vhp"></form>

      1. <table id="r4vhp"></table>

      2. <wbr id="r4vhp"></wbr>
          1.   >  資訊 > 衛昶:氫能應用最大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完全到位
            衛昶:氫能應用最大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完全到位 2019-12-09 16:16:06

            摘要:氫能源應用方面,最大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完全到位,氫氣還是?;?,需要政策法規能夠氫氣作為二次能源的屬性相匹配的法規

            \
                    能源新聞網訊 12月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 2019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未來科學城召開,來自國內外能源領域的700多名代表出席論壇。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的院長衛昶在“能源互聯網創新與產業新業態”分論壇上表示,氫能源應用方面,最大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完全到位,氫氣還是?;?,需要政策法規能夠氫氣作為二次能源的屬性相匹配的法規,在儲運方面,高壓的儲運,尤其是液氫的儲運法規還沒有建立,在加注方面對加氫站安全距離的要求也很高,比起日本來高很多。
                    以下為衛昶演講文字實錄:
                    衛昶:謝謝主持人,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在主場和大家交流,剛才我的同事賈董事長就可再生能源做了闡述,下面講講在氫能源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殼牌的朋友已經講過這個,他們在氫能源方面的工作。講到主場,我本來想介紹國家能源集團,但是剛剛賈總已經說過了,稍微講一下,國家能源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電發電企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對我們來講,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舉措,就是戰略轉型?,F在因為業務很大一塊基于煤電,我們希望能夠從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業之一變成世界上最好的清潔能源企業之一,這是我們的一個戰略轉型的目標,其中氫能源就是我們戰略轉型的一部分。
                    再稍微介紹一下低碳院,低碳院是國際化的研發機構,我們現在在美國的硅谷和北京有三塊,主要聚焦于清潔能源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北京的本部和在北美氫能源都是我們的聚焦領域之一。為什么我們感興趣氫能源?根據業界的說法,這個是美國能源部的說法,氫能源是未來能源的中樞,中樞怎么體現呢?首先,氫能源大家知道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深層的,可以從煤里來,也可以從天然氣來,更可以從可再生能源來。因為氫能源它的能源屬性,所以它有很多應用,這里可以在工業上很多應用,化工、煉油、冶金,同時可以應用于運輸、交通,這是我們現在主打的一個方向,如果需要,氫還可以再發電發回去,當然是根據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講,氫能源可以構造一個高效、低碳、靈活的能源體系,怎么體現呢?第一,可以大規模的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因為如果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耦合,不棄氣棄氣風充分利用,可以規?;?,可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規模。第二,由于氫能源的可運輸性,它可以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環節進行更有效率的分配,由于氫能的儲能屬性,它可以來提供能源系統的穩定性,當然,這個氫能因為是所有能源里最清潔的終極清潔能源,低碳屬性是毫無疑問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氫能確實代表著未來能源的方向。
                    從氫能源產業鏈來看,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氫氣的生產,氫氣的運輸和供應,氫氣的儲存和加注,氫氣的應用。整個產業鏈在過去幾年全球范圍內發展都非常迅速,氫氣的生產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傾向性的生產方式、方法,比如說,在美國天然氣非常豐富,天然氣制氫是最常見的一個方法,而在歐洲可再生能源制氫現在是非常好的,在中國由于煤炭的豐富,煤炭制氫可以提供低成本的線路。氫氣的運輸和供應,氫氣的運輸有兩種,一種高壓氣氫的運輸,一種是低溫液氫的運輸?,F場制氫,可以從天然氣、從甲烷,也可以從電解水來現場制氫,可以集中制氫疏運也可以現場制氫。氫氣的加氫站,這里列了世界不同地區加氫站的預測,日本2025年希望能有300多座加氫站,韓國現在加氫站還是在個位數,希望明年建造168座,德國2019年100座,希望2023年每一個主要的城市區都有至少10個加氫站,每90公里有一個加氫站,在美國南加州和北加州加氫站,氫的通道已經打通,全球層面有很多的發展。中國發展也很快,在兩三年前就有兩座,現在15座可以達到運營的程度,還有30幾座在建,這個速度也很快。
                    最主要的應用還是交通運輸,不管像日本的乘用車還是中國現在更聚焦的物流或者大巴的運用,叉車是加氫次數最多的,但量相對較小。
                    現在國內面臨的挑戰,在氫能源應用方面,最大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完全到位,氫氣還是?;?,需要政策法規能夠氫氣作為二次能源的屬性相匹配的法規,在儲運方面,高壓的儲運,尤其是液氫的儲運法規還沒有建立,在加注方面對加氫站安全距離的要求也很高,比起日本來高很多。在應用方面,在車用、高壓氫氣瓶等的應用現在還沒有被批準?;A設施非常薄弱,加氫站比起人家來要少,加氫量小,標準化程度不高,列了幾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設備技術指標落后,造成了加氫站建設成本高,大家不愿意建,第二個是需求量相對較小,雞和蛋的關系,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三個是政府政策法規審批以及補貼層面還沒有完全到位,使企業建加氫站的時候不太愿意投入。
                    從國家能源集團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改變這個現狀,希望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在推動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方面做出一些貢獻。剛才講到,國家能源集團主要是以煤、電、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產業,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現有的產業盡快地進入氫氣的制備和生產。比如說,煤制氫氣,可再生能源制氫氣或者說工業制氫氣,我們有世界上最多的煤化工企業,短期應用的時候,如果規?;膽枚唐趦让褐茪錃馓峁┑统杀镜膽?,長期從低碳環保的角度,可再生能源制氫將來是一個更好的路徑。從國家能源集團的角度,我們希望在氫能源領域,這個產業鏈上更多的聚焦于制氫、運氫和加氫。
                    要推動這個產業鏈進展,最主要的是成本競爭力,如果成本沒有競爭力不可能被大規模的接受,要提高成本的競爭力就有兩個,一個是規?;?,一個是技術的提升,低碳院更多的是注重技術的提升。我們在制氫加注應用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年的研發工作,比如說,制氫方面,怎么能使氫氣直接在燃料電池上運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怎么能夠開發出低成本的電解技術,在加氫方面已經開發了系列多代產品,已經進行商業化的加氫站技術到正在開發的可能顛覆性的液氫技術,在燃料電池提升方面做一些工作。低碳院建立了幾個研發平臺,一個是加氫站和加氫機開發平臺和燃料電池純化技術平臺,煤制氫非常重要,氫氣瓶檢測平臺對國家標準化推動非常重要。
                    下面講一講取得的進展,在加氫機方面,現在開發了一個基于自主先進算法和控制系統的加氫機來兼顧速率和安全,可以進行多級的加注已經產業化了。加氫站技術采用了動態優化的算法控制以及多層級安全控制技術也進入商業化的階段。
                    我們開發的同時釋放和運營,這是國內第一個雙壓力的加氫站,符合國家通用標準的加氫站,同時在佛山正在建兩個加氫站,張家口已經準備建兩個加氫站,在其他地方也已經開始進行了布局。怎么使煤制氫低成本、高效率應用于燃料電池,我們開發了氫燃料純化體系,可以根據氫源量身訂做獨特的優化體系,同時一體化除雜質。
                    我們聚焦比較多的是液氫,液氫勢頭比較猛,每五年有一家新的液氫工廠,現在有五個液氫工廠在開工,而且是不同的國際工業巨頭,工業氣體巨頭做的。我們現在也涉入這方面的研發工作,我們認為液氫技術的開發能夠大幅度的降低氫氣成本。我們自己開發的技術有幾個,一個是我們開發了一個進入式的液氫泵,分離閥,基于地下儲氫的加氫設計?,F在目前大部分加氫站像這樣,我們希望以后像加油站一樣,你看氫氣液氫處在地下,儲氫量大幅提高,氫氣直接加注,速度比氣體加注快很多,大幅降低加氫的成本。
                    這是技術成本線路圖,最終希望通過在生產和純化環節、運輸環節,能夠和現在的燃油汽車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是我們的線路圖。
                    我們在技術上同樣也有一個線路圖,目前開發的是加氫機技術和加氫站技術,正在進行產業化,下一步70兆帕的加氫機,液氫技術,液氫泵技術和液氫站技術,這是我們的布局,最終從高成本到低成本,從高碳足跡到低碳足跡,有近期可以應用的技術又有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國家能源集團和低碳院同時在國家層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個是國家標準的制定,剛才我講到國家面臨的挑戰是政策法規沒有及時更新,不能符合產業的最新發展,我們現在和國家相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一起合作,牽頭在做兩個國家標準,一個團體標準,在研發方面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專項,其中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我們是牽頭單位,燃料電池及氫氣純化技術,我們也是牽頭單位,這都是國家重點專項。
                    另外,在國家層面,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成立國家氫能聯盟,國家能源集團是唯一的理事長單位,我們的目的是能夠聯手產業鏈,國內外企業、大學、研究所,能夠通力合作推動產業的進展。同時在國際舞臺上,也參與了國際氫能委員會,國家能源集團也是最早參與國家氫能委員會的中國企業之一。
                    這個是我們對氫能源和燃料電池的展望,我們希望在這一兩年之內,在全國范圍內能夠有100座加氫站,能夠有1000輛氫能源汽車,能夠使中國氫能源產業有一個好的開端,這是一個培育期。在將來的十年,2020年到2030年,我們希望這是真正的夯實階段,希望全國有1000座加氫站,希望有100萬輛氫能源汽車,使氫能源汽車真正能夠規?;?,在2030年以后希望氫能源成為整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面是我的最后一張PPT,在國際上,日本、歐洲、美國,在氫能源方面先行一步,有很好的開端,尤其新能源乘用車的浪潮,對我們來講非常好的啟發,現在中國氫能其實也是很熱,甚至于到火的階段,可以看到,每一周不同的地區都有氫能源的會議,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進。我剛才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他們說有26家省市級有氫能源的規劃了,這是很火的,而且政府在氫能源汽車方面的支持力度依然是很大的,現在從純電動向氫能源方面傾斜。另外,很多企業也在真正的投入,不管是能源企業、氣體企業、燃料電池企業還是整車企業,都在對他們相對應的環節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國家能源集團自己認為有獨特的優勢,愿意和業界的同行一起努力共同推動氫能源產業的發展。
                    如果中國想做一項產業,中國舉國之力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往往能做得非???、非常成功,一個例子,在太陽能領域,硅基太陽能領域幾乎是在全球產業鏈有卓越的市場占有率,儲能領域、鋰電池一樣,在投入以后,從成本角度、規模角度都大幅的降低和提高,希望氫能能夠在業界的各位同仁一起努力下,氫能能夠回到原來的輝煌,真正把氫能源產業推向產業化、市場化。謝謝大家!
                    注:本文系能源新聞網整理自衛昶在2019年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演講文字實錄,未經本人審閱。


            翁熄高潮H文,爆乳jk美女脱内衣裸体网站,老根嫩草1一40淑媛全文
            <em id="r4vhp"></em><form id="r4vhp"></form>

              1. <table id="r4vhp"></table>

              2. <wbr id="r4vhp"></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