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零碳全場景解決方案,加速廣東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2021-05-13 11:24:41
摘要:能源新聞網訊 習主席指出,“十四五”是碳中和的關鍵期、窗口期,并強調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
能源新聞網訊 習主席指出,“十四五”是碳中和的關鍵期、窗口期,并強調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廣東省政府報告中指出,2021年將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若要深化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并構建健康的產業生態。5月11日,由廣東省能源局指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廣東省能源研究會聯合主辦,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廣東省太陽能協會、廣東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協辦的“零碳中國行2021?廣州”活動隆重舉辦。400+客戶齊聚一堂,匯集了政府領導、行業思想領袖、先鋒企業、產業協會、生態合作伙伴等,大會以“能源數字化,助力廣東碳達峰、碳中和”為主題,共同探討實現雙碳目標帶來的產業機遇和實現路徑。
會上,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方良周指出,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要素。華為融合信息流和能源流,圍繞“1朵云+4個應用場景+5大核心技術”,構建零碳全場景解決方案,加速能源結構轉型以及各行各業節能降碳,助力實現零碳城市、零碳省份,最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 方良周
具體來看,“1”指通過一朵能源云,打通“發儲配用”端到端智慧管理。“4”是指“零碳發電、零碳ICT能源、零碳出行、零碳園區”四大應用場景解決方案。“5”則指的是通過5大核心技術,將數字技術和能源技術相結合,打通能源流和信息流,構建一個零碳全場景解決方案。

零碳全場景解決方案
零碳發電-全場景光儲解決方案
據介紹,華為提出全場景智能光儲解決方案,助力光伏從補充電成為主力電,進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大型光伏電站解決方案,利用±1500V雙極組串,降低光伏度電成本,使其低于火電、核電和風電。另外,隨著新能源的持續接入,對電網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對電網并網能力提出更高的訴求,因此新型的儲能電站應運而生。華為運用電力電子技術,對儲能系統進行智能控制,實現安全可靠,降低度電成本。
行業綠電解決方案,通過組串式儲能加光伏,可實現25年節省電費2千多萬元,同時通過智能直流電弧防護保障安全。而家庭綠電解決方案,則把光伏帶入千家萬戶,采用創新1+3+X結構,以及AI光儲,實現100%自發自用,并利用智能光伏控制器及組件優化器,使發電量提升30%。
在一些偏遠的區域,比如無市電或者差市電的海島、山區、農村,需要采用油機發電系統。華為智慧綜合供能解決方案,利用光儲去油,解決偏遠地區用電難以及用能成本高等問題,從而消除能源鴻溝。
方良周分享,青海省共和縣建造了全球最大的單體電站,總體容量2.2GW,利用智能IV診斷,20分鐘完成百兆瓦電站掃描,大量減少人力。華為南方工廠屋頂電站,每年節省超過2000萬度電。東莞某家庭,采用24小時綠電解決方案,一年發電超過3萬度,比傳統方案多發電30%,同時采用的光伏控制器可主動預測安全問題,保障屋頂安全。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方良周發表主題演講
零碳ICT能源-零碳站點和零碳數據中心
隨著5G的到來,人們享受到了數字世界帶來便利,但其基礎設施遇到能耗的挑戰。以中國某客戶為例,2021年預計OPEX將增加12%,其中52.42%來源于電費增加。面對這些挑戰,方良周表示,華為提出了零碳ICT能源解決方案,來解決ICT領域高能耗問題。
零碳站點通過重構站點形態,幫助通信網絡節能降碳。據悉,廣東移動深圳、東莞、汕頭極簡站點200站,每年節省電費約400萬,節省租金約400萬;希臘綠島項目采用綠色站點解決方案,引入綠電和極簡站點,每年節省電費超過51%。
數據中心最大的挑戰則是建設周期長,能耗高。其10年生命周期中60%的支出源于電費。華為提出以模塊化加智能化的方案來重構數據中心,快速打造綠電算力底座。深圳某國家實驗室采用預制化全棧建設方案,將PUE降低至1.25,每年節省350萬度電。
零碳出行-智能電動和智能充電網絡
方良周指出,零碳出行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極致體驗,加速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其中,電驅動系統使續航能力提升9.5%,如600公里的B級車,比傳統的多跑57公里。同時,降低噪音至78dB,打造更靜謐的駕乘體驗。
而全新的充電架構,實現充電10分鐘能夠行駛200公里。據悉,在4月22日上海車展,華為與客戶共同發布了高壓充電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35分鐘100%的快充。
零碳園區-綜合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據介紹,零碳園區解決方案,實現綠色發電,高效配用電,以及智能儲能和智能調度,以此來構建零碳智慧園區。綠色發電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加上智能光伏、優化器,實現零碳發電,同時通過智能儲能,降低度電成本。另一方面,利用配電網系統,提升用電效率,通過AI調優使數據中心、建筑等能效達到最優,使綜合能源系統的用電成本更低,用電效率更高。
方良周表示,華為希望與全球合作伙伴實現合作共贏,利用技術優勢,讓模塊電源助力千行百業產業升級,同時,讓更多的合作伙伴基于華為能源云的系統,開發不同的應用,共創能源系統,并與標準組織、產業組織和產品解決方案組織合作,共建能源健康生態。(能源新聞網)